R-loop CUT&Tag 系列文章之四-R-loop CUT&Tag技术原理和技术对比

2024-10-16 16:40
308

01

全基因组水平R-loop定位方法






R-loop是特殊的三链核酸结构,包括DNA:RNA杂合链和一条游离的DNA单链,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的基因组中,包括细菌、酵母、植物和人类等(R-loop CUT&Tag系列文章之一:R-loop概览——结构、形成、分布、调控因子及病理生理功能)。在生物体内,调控因子精准调控R-loop的产生,在基因调控和基因组稳定上发挥重要作用(R-loop CUT&Tag系列文章之二:R-loop与表观调控R-loop CUT&Tag系列文章之三:R-loop与转录终止)。
为了深入研究R-loop的形成和功能,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开发全基因组水平上的R-loop研究方法,这些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策略,一种是基于S9.6抗体的免疫共沉淀,另一种是基于失活的RNase H1的免疫共沉淀。在失活RNase H1策略中,需要外源导入或者体外表达失活的RNase H1,这给实验操作带来了难度,而S9.6抗体策略对操作者更加友好,因此目前主流的R-loop检测策略是基于S9.6抗体,最早被开发的是基于S9.6抗体的DRIP-seq,该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对基因组进行片段化,然后利用S9.6抗体疫共沉淀R-loop得到S9.6和R-loop复合物,去除蛋白后,对IP下来的核酸进行二代文库构建和测序[1,2]。

基于S9.6抗体的R-loop检测技术

基于失活的RNaseH的R-loop检测技术

       
02

DRIP-seq





DRIP-seq可以实现全基因组水平的R-loop定位,但还是有不足之处,首先样本量需求大,通常需要7-8million的细胞,这对量少的样本,尤其是临床样本不友好。其次,DRIP-seq基因组提取和片段化过程中可能导致一些不稳定R-loop信号的丢失,另外限制性内切酶的偏好性,以及片段化产物kb级别的片段化产物,可能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和分辨率。最后操作较繁琐,DRIP-seq整个流程耗时较长,尤其是在基因组提取、DNA回收和建库环节,这些繁琐的操作不仅使整个实验耗时长,还可能会增加实验误差。

DRIP-seq实验流程[3]



03

R-loop CUT&Tag





2021年,武汉大学梁凯威教授团队开发了基于CUT&Tag 的R-loop检测技术,分别利用RNase H1上的HBD结构域和S9.6抗体作为R-loop识别因子,在CUT&Tag体系下进行全基因组范围内的R-loop定位。实验流程包括:ConA磁珠结合细胞、一抗孵育(GST-His-2xHBD或者S9.6)、二抗和三抗孵育,PA-Tn5 孵育,片段化和建库。R-loop CUT&Tag细胞起始量为1*105,不需要内切酶消化,超声片段化,加接头等复杂严苛的步骤,IP过程在活细胞内原位进行,整个实验耗时1-2天,**程度减少对R-loop结构的破坏[4]。
R-loop CUT&Tag 流程






数据分析显示,R-loop CUT&Tag可以在全基因组水平富集R-loop信号,并且这些信号在RNase A和RNaseq H 处理后显著减少,说明检测到的R-loop信号具有真实性和特异性[4]。
   
   




将R-loop CUT&Tag结果和DRIP-seq以及其它R-loop检测技术(Map R,RChIP,DRIPc)结果进行对比,R-loop CUT&Tag表现出更高的信号和信噪比[4]。





R-loop CUT&Tag不仅可以捕获转录起始位点和genebody上的信号,对于瞬时动态的增强子上R-loop信号,也能很好捕获,说明R-loop CUT&Tag具有很强的灵敏性[4]。





最后,对DRIP-seq和R-loop CUT&Tag的区别进行总结:

04

重点来啦





嘉因生物推出自2020年推出CUT&Tag以来,已完成了超过1000+ 样本实验,累计协助客户发表文章78篇,累计影响因子超过600(嘉因生物客户文章合集)。基于丰富的CUT&Tag经验,嘉因生物推出基于S9.6抗体的R-loop CUT&Tag 服务,以期帮助客户得到高质量的R-loop数据。




参考文献:
  1. Zhou J , Zhang W , Sun Q .R-loop:The new genome regulatory element in plants[J].植物学报:英文版, 2022, 64(12):15.DOI:10.1111/jipb.13383.
  2. Sanz L A ,Frédéric Chédin.High-resolution, strand-specific R-loop mapping via S9.6-based DNA–RNA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high-throughput sequencing[J].Nature Publishing Group, 2019(6).DOI:10.1038/s41596-019-0159-1.
  3. Sanz LA, Castillo-Guzman D, Chédin F. Mapping R-Loops and RNA:DNA Hybrids with S9.6-Based Immunoprecipitation Methods. J Vis Exp. 2021 Aug 24;(174):10.3791/62455. doi: 10.3791/62455.
  4. Wang K , Wang H , Li C ,et al.Genomic profiling of native R loops with a DNA-RNA hybrid recognition sensor[J].Science advances, 7(8):eabe3516[2024-05-31]. DOI:10.1126/ sciadv. abe3516.


相关阅读:


END